前列腺癌发病具有显著的地理和种族差异。数据显示,澳大利亚/新西兰、北美与欧洲地区的发病率均高于85/10万。我国虽低于欧美,但2022年新发病例达13.42万例[1],且随着人口老龄化与饮食结构西方化等因素影响,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[2]。
早期前列腺癌常无明显症状,进展缓慢;一旦进入中晚期,可出现骨转移、尿路梗阻等并发症,预后不佳。因此,结合血清标志物、直肠指检(DRE)、多参数MRI(mpMRI)与组织病理学等多种手段,科学构建风险分层与诊疗路径,对实现早筛、早诊、早治具有重要意义[3]。
血清学检测因其便捷、无创的特点,被多项指南推荐为前列腺癌风险评估的首选初筛工具。其中,PSA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,但特异性不足,尤其在“灰区”(4-10 ng/mL)内诊断准确性有限。据文献报道,该范围内前列腺癌检出率约为26%[4],其余多数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其他非肿瘤因素导致PSA升高。即便PSA超出灰区(PSA 10~20 ng/mL),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也仅约35%[4],仍有大量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活检。
前列腺健康指数(phi)综合总PSA、游离PSA(fPSA)和同源异构体p2PSA,其临床价值在于改善传统PSA检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。一项纳入60项研究、14,255例患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显示:phi用于前列腺癌(PCa)检测的合并敏感度为0.791(95% CI 0.739-0.834),合并特异度为0.625(95% CI 0.560-0.686)[5]。
在一项全国多中心中国人群研究中,共纳入1,538例受试者,分别评估phi在PSA2-10 ng/mL与PSA>10 ng/mL群体中的预测价值。结果表明,无论在PSA>2 ng/mL、2-10 ng/mL、10-20 ng/mL还是20-50 ng/mL范围内,phi对前列腺癌及高分级前列腺癌的预测能力均优于PSA及fPSA%,提示phi在各个PSA区间内均具潜在应用价值[6]。
在实际临床中,phi的引入对患者带来多方面获益:
降低过度活检率:
在PSA灰区人群中,使用phi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程序,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。如果活检穿刺操作仅应用于mpMRI PI-RADS 5分以及PI-RADS 3或4分+phi≥30的患者,可避免高达50%的活检穿刺[7]。
改善诊断路径:
phi可作为影像学检查(如mpMRI)前的重要参考指标,帮助临床医生优化诊疗顺序[8-9]。跟据一项纳入545名初次活检男性、比较评估多种诊断路径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,使用phi≥30作为风险分层工具决定是否进行MRI扫描以及穿刺时,将避免约25%的MRI扫描和穿刺步骤[10]。
提高心理接受度:
精准风险评估有助于缓解患者因PSA升高而产生的焦虑情绪,提升就诊依从性。
促进合理资源配置:
减少无效检查,提升诊疗效率,符合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临床管理理念。
国内外指南均强调在PSA灰区人群中应结合其他风险评估工具,以提高准确识别前列腺癌的能力[8-9]。phi作为一种经多项临床研究验证的辅助检测工具,正日益成为优化前列腺癌诊疗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[1] 郑荣寿, 陈茹, 韩冰峰等.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. 中华肿瘤杂志. 2024. 46(3): 221-231.
[2]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(2022年版).
[3] 樊代明.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 (CACA). 2023, 血清标志物. 2023.
[4] 陈锐, 谢立平, 周利群等. 中国前列腺癌联盟成员医院前列腺穿刺活检现状的调查报告.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36卷5期 342-345页 ISTIC PKU CSCD CA. 2015. 36(5): 342-345.
[5] Agnello L, Vidali M, Giglio RV, et al. Prostate health index (PHI) as a reliable biomarker for prostate cancer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Clin Chem Lab Med. 2022. 60(8): 1261-1277.